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企业开始部署IT系统的时候,自是将IT作为一种辅助商业的手段,如可以自动记录进销存,可以整合资源,或者进行资源分配(ERP),或者进行消费者数据记录(CRM),这些系统在演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竞争加剧,需要IT对业务进行更为准确的支撑,如及时分析出购买行为,及时的进行网络广告投放等,这个时候商业与IT不再是分割的,而是统一在一起的所谓Business+IT模式。
当IT技术驱动商业,商业、客户的需求进一步促进IT,当数据和IT对商业的作用越来越来大的时候,原来储存在各种系统、媒介的中数据突然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金融、医疗、制药等行业,企业突然发现这些数据其实就是企业的资产(asset),这些数据资产与有形的固定资产一样,应该接受到严格的管理。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IBM就提出了数据治理的概念,但是到两千年左右,随着IT技术的发展,数据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部署完4G网络之后,在线支付、社交媒体等进一步发展,加上物联网与智慧设备的使用,巨量的数据带来的巨大的困惑,也带来了各种管理、伦理的困难。在1996年美国前瞻性的预计了电子时代可能给社会、法制、伦理带来的困哪,出台了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or HIPAA,俗称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对电子数据的隐私、权限等进行了法律的规范。
当技术与商业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IT就是商业,商业就是IT,这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资产化管理,于是便产生了数据治理的实践,将数据进行资产化的管理,使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其本身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