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用工历史的弯路

2021年9月9日,光明日报撰文,“996”是互联网行业用工史上的一段弯路,对近几年互联网行业中用工与劳动关系的乱象,做了最终定性的描述,是用工史上的一段弯路。

不从法律上说,因为,1994年的颁布的《劳动法》清楚的说明了中国实施的工作制与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工作时间。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给出了互联网产业这段时间的用工历史的最终的结论,是走的历史的弯路。从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

继续阅读“互联网产业用工历史的弯路”

“五一节”随感

“五一”节期间,突然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看到的很多 “打工者的日常”。

随着社会的竞争的压力的加大,“打工者的日常”成为网络的热词。“打工者的日常”通常情况下是描述打工者的辛劳、无奈与坚韧。“打工者的日常”展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劳动关系,抒发了劳动者在特定工作情景下的感受,揭示出中国人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特质。

继续阅读““五一节”随感”

疫情下的雇佣关系劳动

疫情冲击了所有经济实体,冲击了社会组织中的每个个体。
疫情带来的影响估计还会持续,疫情带来的宏观环境的变化已经导致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在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的困难直接影响到雇佣关系,并且使雇佣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继续阅读“疫情下的雇佣关系劳动”

如何应对疫情期间劳动用工矛盾

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许多企业处于停工状态,许多企业复工之后,员工害怕交叉感染,出现大规模的离职情况,这种剧烈的劳动用工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但总体上,企业受到疫情影响,用工规模可能出现缩减。
为了应对疫情,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涉及到疫情期间劳动用工的问题。如四川省出台的政策《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对员工出现隔离因疫情不能到岗等情况对劳动关系的处理原则。

继续阅读“如何应对疫情期间劳动用工矛盾”

略论企业人员配置

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尽量降低人员配置,老板的意图很明显,这样做的好处不只是节约成本,更大的好处在于雇员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中,还减少了无事生非的可能性,降低了员工闲聊的可能性,降低了员工上班时间感私活的可能性。

这样精简的人员配置成为民营企业应对经济不景气的法宝,似乎是员工处于非常忙碌状态下,企业才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凡事都有其规律可循,违背规律可能受伤的反而是企业本身。 过于繁重分工不清的工作,导致员工身心极度疲弊,无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差错,更不用说创新,这样的工作条件只能使员工怨声载道,开始逐步应付工作,或者是伪工作、伪忙碌。

继续阅读“略论企业人员配置”

再谈996工作制

最近一段时间996工作制受到了各种谴责、口诛笔伐,但是,IT界的大佬们一个个的站出来为996洗白,于是在网络上更多的口诛笔伐,更多的口水,让各种吃光群众愕然。

就其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很多年之后,《劳动法》颁布实施于1994年,其中很多情况《劳动法》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如对劳动者的定义,什么是劳动者?笔者百度了下,其法律定义为: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另外问题来了,用人单位是什么?笔者又百度下,其定义为:“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

继续阅读“再谈996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