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随感

“五一”节期间,突然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看到的很多 “打工者的日常”。

随着社会的竞争的压力的加大,“打工者的日常”成为网络的热词。“打工者的日常”通常情况下是描述打工者的辛劳、无奈与坚韧。“打工者的日常”展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劳动关系,抒发了劳动者在特定工作情景下的感受,揭示出中国人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特质。

随着社会进步各国政府都在完善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美国涉及劳动关系的法律非常的繁复,在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管辖有所不同。涉及到劳动者的权利的时候,以对劳动者最为有利的法律条款来执行。涉及到劳动者的权利,美国法律规定非常详细。在联邦政府层面,有《国家劳资关系法案》(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1964年民权法案第七章》(Title VII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1967年反劳动者年龄歧视法》(Ag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ct of 1967)、《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家庭与医疗休假法》(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公平劳动标准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军人就业及再就业权利法》(Uniformed Services 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 Rights Act of 1994)、《同酬法案》(Equal Pay Act)、《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ct)、《综合预算协调法》(Consolidated 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Act)、《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劳资报告与公告法》(Labor Management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Act of 1959)等法律体系来保护劳动者雇员的法律利益。各州还有适合自身文化特征的雇员的保护条例与法律规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国家不再是雇佣的主体。雇佣主体已经转移到了企业单位。为了规范企业的雇佣行为,国家在1994年出台了《劳动法》,在2008年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对雇佣关系进行法律规定,以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与颁布,对稳定就业、保护正常的劳动关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随着社会、技术、观念的进步,可以预想“打工者的日常”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描述的将更多的是工作带来的成长、挑战、激情与对国家奉献的自豪感。

作者: 远景顾问

Business consultan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