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是如何吸烟的吗?

纯粹的尼古丁味道苦而涩,闻之而令人生厌。因此,人的味觉与嗅觉无法接受纯粹的尼古丁。但是自然界的烟叶,并非纯粹的尼古丁,而是含尼古丁、焦油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掩盖了尼古丁的苦味、涩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在焦油的掩盖下,尼古丁与其他生物碱进入人体,发挥各种生理与心理活性作用。

对抽烟行为分析,揭示出了人体依赖尼古丁的本质,揭示出人体如何精确的控制尼古丁的含量的原理与机制。吸烟是个复杂的过程,对其精确的定量分析始于十九世纪初期。吸烟行为看似非常简单,无非是点烟、点燃、吸烟、熄灭香烟这样的几个动作,但即便是这样简单的动作,蕴含了非常复杂的吸烟动力学原理。所有的重症吸烟者都是通过吸的频率、时长与吸进身体的烟气的体积来精确控制血液中尼古丁的含量。间隔很长时间没有抽烟,或者重症吸烟者在短暂戒断情况下,抽第一支烟的时候,通常“吸”的动作频率很高,每次“吸”的时间较长,吸进肺部的烟气的体积较大,这样才能快速提供机体所依赖的尼古丁。相反的情况是,当重症吸烟者连续上两支烟之后,再抽第三支烟的时候,通常吸的频率降低,几乎让香烟继续燃烧,吸入烟气的体积较小,这样避免尼古丁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引起轻度尼古丁中毒症状。

抽烟动力学的三个指标都与血液中尼古丁的含量密切相关,吸的频率、时长与体积都与血液中尼古丁的含量呈现正向相关。通常这三个指标在同个人身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吸同一支烟的时候,每一口烟的持续时间会减少,每一口烟的间隔时间会延长,这种模式几乎对所有正常的吸烟者基本相同。

研究吸烟动力学直接揭示了香烟的成瘾性,与血液中尼古丁水平控制的机制。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吸烟者都会保持一定浓度的血液尼古丁。例如,减少每天抽烟的数量,人体能够精确的通过上述的动力学来控制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例如,原来一天抽20支,现在只抽10支,其实现在抽的10支香烟,其抽烟模式会发生变化,三个动力学指标都会增加,保证血液中尼古丁的含量基本稳定不变。作为资深的重症吸烟者都有这样的抽烟心得,减少抽烟的数量,但是,就每一支烟,所吸的每一口烟,其间隔、体积,一定会增加。

科学家对吸烟者改变品牌的吸烟进行了深度研究,发现习惯于吸高尼古丁含量的,变为低尼古丁含量的烟,吸烟动力学行为会跟着改变,每一口烟的间隔、体积、时间都会相应增加,保证血液中尼古丁的浓度不发生太大的变化。基于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减量和改变品牌,其实是无法帮助我们彻底戒烟的,反而会让我们在重症吸烟者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吸烟是一种高度的强制性的成瘾行为。据统计数据,有20年烟龄的重症吸烟者,每天抽一包烟,在整个20年的吸烟生涯里面,“吸”的动作至少有一百万次以上的数量,这样的一种重复次数,不用太高深的药代动力学知识和药品成瘾判断标准的知识,都可以断定香烟确实是高度成瘾性的。

作者: 远景顾问

Business consultan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