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用工历史的弯路

2021年9月9日,光明日报撰文,“996”是互联网行业用工史上的一段弯路,对近几年互联网行业中用工与劳动关系的乱象,做了最终定性的描述,是用工史上的一段弯路。

不从法律上说,因为,1994年的颁布的《劳动法》清楚的说明了中国实施的工作制与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工作时间。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给出了互联网产业这段时间的用工历史的最终的结论,是走的历史的弯路。从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

首先,从历史进程来说。996与007等,都是西方工业化初期,在1932年大萧条之前的东西,或者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那个遥远的时代的产物。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产业,应该采用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者用工模式,却被倒退到一百多年前的 工业化初期,确实是整个产业用工历史上的一段弯路。

其次,从对标来看。行业内的国外的公司,目前采用的弹性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有20%可以搞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可以带宠物上班,疫情下的大规模反居家办公等等,行业内的人估计有更为真切的描述,所以,基本结论是国外互联网公司更为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压榨性的使用。

再次。从可持续性上来看。当今所有的国家与企业都在思考可持续发展,996与007是不可持续的,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与体力工作,导致的绝对是整体的崩溃。996与007甚至影响到了人口的再生产,影响到了智力的再生产,影响到了知识技能的再生产,损害了人的福祉,最终绝对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

走了弯路不怕,就怕很执着的沿着弯路走下去。任何不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最终都会被历史所淘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更多的企业需要学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使用,否则,伤害到的不光是整个产业,而是产业中的广大从业人员。一旦提起这段历史,留下的绝对是只有对长时间的加班、猝死的恐惧。

作者: 远景顾问

Business consultan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