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成为领导

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是领导力测评工具,其测评的信度与效度早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验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济高速增长,欧美企业在全球高速扩张,带来了对经理人员的巨大需求,也带来了领导力发展需求。领导力本质一直是学术界与企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最近的采用脑神经监测技术对无领导小组进行的研究,初步揭示了领导力的一些本质特征,也为应聘者正确打开无领导小组讨论奠定了实践与理论基础。

最近,国外科学家采用脑神经活动监测技术研究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同时监测参与人员的脑神经活动并对过程进行录像,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分析法对实验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参与人员的交流技巧采用七个维度的判定标准,团队的协同(group coordination),参与程度(active participation),观点的创新性(new perspectives),输入质量(input quality),分析能力(logic and analytic ability),语言沟通能力(verbal communication)与非语言沟通能力(nonverbal communication),由外部专家对每位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成员的沟通技巧进行定性的判断。

首先,研究揭示了领导特质理论。同一个题目,在11次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团队内部选出的领导与外部专业选出的领导是一致的,说明了无领导小组讨论能锁定具有领导特质的人。

其次,研究揭示了领导的生物脑神经学的一些特征。研究揭示出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产生出的领导的脑神经活动与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步性(synchronization)。当“领导”与团队成员交流的时候,他们的脑神经活动的同步性较高,而一般成员之间交流的时候,脑神经活动的同步性较低。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揭示出是领导发起了脑升级活动同步的过程,并且同步的程度与上面提到的沟通技巧有正向的关联。

实验结果揭示出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是如何通过沟通产生领导的,也揭示出沟通技巧哪些因素能够得到团队认可。以下的几点启示对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应聘者非常重要。第一、不是沟通频率而是沟通质量在起作用。沟通质量体现在领导与成员脑神经活动的同步性,领导高质量的沟通产生与成员的一致性,由此激发出团队追随的意愿。第二、实验揭示出是语言沟通在起关键最用,而不是非语言沟通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与判断能力至关重要。第三、当领导者发起对话时,他们寻求与追随者同步,或者让追随者与他们同步。第四、在决策过程中,重要的是领导的同步性,领导在潜意识和情绪层面形成了成员的追随意愿,而不是领导的权威性。

脑神经科学运用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研究,其结果提示了脑神经活动在领导与追随者之间的同步,这种同步是情绪层面(emotional)的对人与事的理解。因此,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绝对不是简单的发言次数,可以决定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结果,而是基于理解、沟通、情绪的把握与团队的协同等能力区别开领导与追随者。

作者: 远景顾问

Business consultan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