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其实早就知道香烟的各种危害,但是为什么这些人还是时刻与香烟为伴。经过大范围调研,吸烟者报告说,他们吸烟是因为吸烟能带来一定的好处。正是这些好处使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了烟草的俘虏。其中的“好处”之一就是提神和提高注意力。在美国大范围的吸烟者人群调查中发现,很多人说他们吸烟是因为香烟能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在面临困难情况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非常困难的任务。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开始采用行为、心理学的方法测试烟草对人类注意力的影响,由此,揭开了烟草干扰人类认识与思维的秘密。
科学家对烟草与持续性注意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研究,结论似乎是烟草能够帮助受试者提高注意力,保持头脑的警惕与清醒。但是这样的结论受到非吸烟者在实验中的表现的挑战,因为非吸烟者在持续性注意力项目上表现的更好。在实验过程中,当允许吸烟者吸烟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在吸烟之后提升很快,但是超过一定的时间,他们的注意力开始下降。所以,正确的结论是当吸烟者吸烟之后,比他们不吸烟的时候,持续性注意力要好些。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使用不含尼古丁的香烟,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和没有吸烟时候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这个实验也说明了是香烟中的尼古丁在起作用。短期注意力方面实验的结论和持续注意力的结果是一致的,当受试者有机会吸烟的时候,他们的短期注意力很好,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区分,当受试者没有任何机会吸烟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开始快速下降,无法进行精确性的区分。
除了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之外,行为学家采用抗干扰测试的方法,来研究烟草对感知中干扰的区分能力。实验结论是,吸烟者有机会吸烟的时候,他们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当吸烟者被剥夺了吸烟的机会,吸烟者抗干扰的能力急剧下降。抗干扰实验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烟草对人类注意力的影响。
作为曾经的重症吸烟者,对比自己在戒烟前后的注意力,发现吸烟能够提升注意力,但当超过一定时间不吸烟,烟瘾发作的时候,注意力会急剧下降。戒烟前,作为顾问最怕的是长时间和客户讨论问题,如果不能吸烟,一般经过一个半小时之后,烟瘾发作,不能准确的把握与引导讨论。作为职业讲师,在戒烟前最怕的是持续一上午的课程安排,因为这样就完全没有吸烟的机会,上课完了就感觉非常疲倦。在戒烟之后,这些原来吸烟时候出现的问题,都已经不再是问题。现在和客户讨论一整天都不觉着疲惫,没有原来那种烟瘾发作无法集中精力的情况。作为职业讲师,上课的时候无论怎么安排,也不会出现烟瘾发作带来的疲惫。
烟草对人们注意力影响其实也非常简单。首先对人们注意力起作用的是烟草中的尼古丁,而尼古丁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很容易理解的是一旦缺失尼古丁,机体就会出现某些轻微的戒断症状。这时对尼古丁的渴求占据了主要的心思,人的注意力必然会分散并下降,对需要长时间商务谈判的工作极为不利,因为这样的工作性质是需要随时而且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