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戒烟对呼吸道症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经过一个月的戒烟之后,即便是对一天吸烟量在25支以上的重症吸烟者而言,呼吸道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同样许多基于临床的和大范围人口的研究表明,与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的发作呼吸道症状,这些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吐痰和呼吸困难。研究机构进行的长期跟踪研究中发现,吸烟者戒烟五年以上的,呼吸道的症状得到完全的消除。
临床研究认为,戒烟之后粘液腺增生的逆转、气道感染的降低、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增加等有利因素,导致呼吸道症状的改善。同时,临床呢研究还发现戒烟后粘膜纤毛速度的提升有助于呼吸道症状的改善。由于戒烟解除了香烟对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戒烟者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吸烟者低,也就是说,戒烟能够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戒烟对肺功能有非常良性的影响。采用呼吸量测定法,对FEV1值进行比较研究。从总体上说,戒烟者的FEV1介于非吸烟者和持续吸烟者之间,吸烟者的FEV1值比非吸烟者下降更快。同时,还发现FEV1值降低(肺功能的衰退)与吸烟剂量之间存在依赖关系。例如,研究发现,对非吸烟者每年FEV1下降为36ml,对吸烟者而言,每天4支一下的,每年FEV1下降44ml,每天5-15支一下的,每年FEV1下降46ml,每天大于25支的,每年FEV1下降54ml,对戒烟者而言,每年FEV1下降为31ml。
在基于临床与大范围人口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吸烟导致IgE水平升高,增加气道上皮的通透性。戒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带来使上皮通透性恢复正常,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因此戒烟能够立刻减轻气道的敏感性,降低哮喘的发作几率。通过对比研究戒烟者前后对醋甲胆碱的敏感性发现戒烟能够降低气道上皮对醋甲胆碱的敏感性,预示着气道敏感性的降低和哮喘发作的几率降低。
通过临床和大范围的人口研究,在对56名男性肺气肿患者的研究中,在进入治疗前戒烟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戒烟的,最初测定的FEV1与持续吸烟者相比较低,但是每年损失的FEV1与持续吸烟者相比较少(6.4±8.8ml/year vs. 53.5±5.4 ml/year) 。实验证实,戒烟能够减缓由于年龄带来的肺功能的降低,即便是在已经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