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烟草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这几百年中,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各国就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终于在二十世纪末,科学家通过科学的手段揭示了烟草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美国从1964年开始,总统委托卫生总署对烟草吸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确定烟草对美国公民健康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以应对六十年代日益泛滥的毒品滥用与急剧上升的吸烟人群。
从1964年起到2006年,美国卫生总署总为国会的相关政策机构提供了几十份烟草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总结性研究报告。国会在听取了卫生总署烟草委员会的报告之后,对烟草包装、广告等进行立法,并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对毒品和烟草危害的强制性教育的立法。基于对二手烟危害的研究结果(2006年卫生总署报告的核心内容),国会相关机构对公共区域吸烟进行了法律修订,禁止在餐馆、电影院等公共场合吸烟。在美国的带领下,世界上发达国家纷纷开始控烟运动。
美国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展的一系列控烟措施,一方面是采取积极的医学、行为学干预措施,减少现有烟民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强制性的进行烟草与毒品危害性的教育,减少新增烟民的数量。由于措施得力终于在九十年代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国吸烟人口减少了三千八百万人,占吸烟人口总数的一半。
中国于2003年11月10日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标志着中国禁烟与控烟运动进入到新的阶段。《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就烟草的广告、包装、未成年人吸烟、烟草赔偿、禁烟与控烟措施等进行了法律规定。中国作为公约的缔约方进行了严肃的履行公约的承诺。目前,国内动车、公共汽车、地铁、电影院等公共场合完全禁止吸烟。高档写字楼公共区域禁止吸烟,部分中小学校老师不能在学生面前吸烟,吸烟者的空间越来越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为广大烟民所认知。另一方面,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日益兴盛,如广场舞、全民马拉松运动等,对吸烟者是一种冲击。
世界范围内的控烟运动,逐渐开始改变人们对吸烟的认知。社会进步的步伐缩小了吸烟者的空间。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吸烟标志着独立、魅力、创新、灵感、深邃等美好的字眼和形象,那么如今代表的是病态的成瘾与依赖,代表是各种可怕的癌症与死亡。各国控烟运动的开展,逐渐让人们认识到吸烟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是需要进行干预与限制的。 以下图片是国外香烟包装,其中有的内容会引起不适与恶心,请观看前调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