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展的场论

宇宙中场是无所不在的,哪怕是引力都有一种引力场。在组织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中,Kurt Lewin 就组织发展提出的一种框架,组织的力场分析(force-field analysis),是组织发展顾问、企业领袖、经营专家理解、设计、主导组织变化与发展的一种工具。

借助于力场理论,Lewin认为在组织中存在两种因素,一种称为变化的促使因素(driving force),一种是阻止变化的因素,称为阻止因素(restraining force),组织的演进、改变与发展是由这两种因素所决定的。当促使因素的力量与阻止因素的力量相当的时候,组织会维持当前的状态不做改变;当促使因素的力量大于阻止变化因素的力量,组织就会发生正向的改变;当阻止变化的因素大于促使变化的因素,这个时候,企业实际上出于倒退的状态上。

继续阅读“组织发展的场论”

组织发展的契机

组织发展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什么样的经济与宏观环境,组织都需要适应外界的环境,都需要从市场上获得利润,维持自身的生存运作、服务等重要功能,都需要根据外界环境对自身的运行机制进行调整。简单的说,这个有组织的调整与变化的过程,就是组织发展。

一提到组织发展,许多企业领导想到的似乎都是在经济形势很好的情况下,企业大规模的扩展,新增分支机构,大量招聘人才,领导通常认为这样才叫组织发展。殊不知,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条件下,组织发展工作更为重要,因为,企业在严寒的冬天,更需要思考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根据市场调整自身的组织,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如人员、机构、文化、氛围、流程等,以获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并对战略进行重新的布局。正如红军长征过程中,在不利的军事条件下,正是因为领导人积极寻找组织发展的条件,如对部队领导方式的调整、人员的调整、战术的调整、工作纪律性等等,才有了成功实现战略转移的条件,才具有了打过长江的组织基础。

继续阅读“组织发展的契机”

经营的力量

市场的本质在于经营,任何需求都是经营的出发点,在只谈创业不谈经营的时代,似乎市场本质在于创新的产品,当产品设计出来之后,便有了在资本市场上讨饭的本钱。但这个绝对不是经营,没有经营的产品迟早在市场上销声敛迹。

将一个需求认真的经营,意味着,早上四五点钟便起床,开始思考一天的工作内容,那些工作是必须要开展的,那些工作是可以暂时放下的,这个不是在996的范畴之内的,这个是为社会提供就业、价值和功能的过程。经营与管理不同之处在于,管理是针对成熟的公司,而经营是针对任何承担社会功能的机构,包括自己的家庭在内。

继续阅读“经营的力量”

当企业忘记自己的市场主体地位

在近代中国没有企业和公司的概念,只有大清帝国的概念,除了皇权,没有其他法人权利是合法的,所以叫,天下之大莫非黄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具有法人地位的实体。

当八国联军的枪炮打进北京城的时候,当大清帝国被迫将若干口岸开放之后,公司这个东西才进入近代中国历史,而臭名昭著的公司就是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这个公司不是政府的,也不是皇帝的,而是法人的,这个让大清的子民迷惑不解。

正是独立与神权和皇权的法人权利造就了今天的新世界。

中国从改革之初,没有独立的公司法制体系,到建设成现代企业的过程,期间经历了三十年,但是,基于市场和规则建立的主体企业常常会因为成功而忘记自己是基于市场发展起来的。

继续阅读“当企业忘记自己的市场主体地位”

什么是组织的核心力量

在研究组织咨询十多年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组织面的东西,有个核心的问题始终困扰顾问,究竟什么是组织?组织的核心力量究竟来自什么地方?

一般而言,面对这样的问题,顾问会拿出麦肯锡的7S模型来说明什么是组织,也会拿出波特的竞争战略模型来说明为什么苹果就是比锤子更加牛逼。

那么从本源上来看,究竟什么上组织?为什么有的组织就是比同行的其他公司更为牛逼?

继续阅读“什么是组织的核心力量”

天猫1500亿成交额的背后猜测

截止中午12点08分40秒,2018年天猫双11活动成交总额超过1500亿元,而2017年天猫双11达到同一成交额用时21小时12分35秒,今年提前9个小时达成该数额,天猫正在创造历史的奇迹,对于京东也是一样的情况。

继续阅读“天猫1500亿成交额的背后猜测”

未来的组织

2018年11月10日深夜,许多窗口的灯光还在亮着,犹如深夜里面的繁星点点。

今天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有一个天才发明了一个奇怪的节日:“光棍节。”这个节日是最早似乎起源于学校,是没有谈恋爱的光棍们的重要日子,在这天中国的网民发明了诸如脱单等网络用语,但不知怎么回事,这个最早的光棍节逐渐为电商利用,变成了全体国民的剁手节。

这一天成为中国虚拟经济的重大节日,是中国经济组织形式发生深刻改变的见证。这一天供应商、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形成的网络,完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和资源的配置优化,形成了多赢的局面,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绝对不可小觑了。

继续阅读“未来的组织”

为什么绩效考核一定要体现在薪酬上

在国外实施多年的绩效管理,在十几年前通过吸收、引进、消化之后,基本变成了绩效考核,与国外不同的是,在没有工资法、薪酬法等保护的情况下,绩效基本变成了企业节约人工成本的工具,变成了企业克扣雇员的工具,并没有发挥绩效管理在国外的基本功能,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战略的沟通与落实。绩效与薪酬挂钩,导致的问题远远大于简单的人工成本的克扣与节约。

继续阅读“为什么绩效考核一定要体现在薪酬上”

组织变革的启动

中国企业的变革通常是在不得不变的情况下开始的。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通常是面临产品、市场、服务的竞争力下降,导致企业生存出现问题,因此,被逼上了企业变革的道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常是基于国家政策、方针出现重大调整,国有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退出或者进入某些经济领域,无论哪种企业,缺失了对变革发动的技巧,通常导致最后的变革努力的彻底失败。

继续阅读“组织变革的启动”

行动学习实施前提

行动学习作为一种群体小组学习工具,在上个世界被产业界广泛的运用于工作场地质量改进、工作氛围调整、工作流程优化等的基础性学习工具,国内可能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主要运用于培训方向,需要知道的是,行动学习在国外组织变革中甚至是战略落地的主要工具。无论再好的管理工具,在现实观管理实践中,都需要一定的前置条件,才能使这种管理工具发挥出作用。

继续阅读“行动学习实施前提”